9月26日,奎文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奎文区广文街道“幸福西上虞·烟火西虞里”新闻发布会。广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于晓,西上虞合作社党总支副书记、副理事长韩艳琳,西上虞合作社党总支副书记、副理事长韩崇春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为全面展现高质量发展成果,增强凝聚力、战斗力,今年以来,奎文区广文街道在西上虞合作社举办以“幸福西上虞·烟火西虞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作为奎文区第一个农转非社区,广文街道西上虞合作社先行先试,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打造西虞里特色街等城市微更新,不断提升发展内涵,发挥了带动示范作用。
西虞里城市更新项目以“两街两巷一组团”为主要内容,项目占地20000平方米,总投资2000万元,围绕餐饮、休闲、新媒体等业态,打造“西虞里”商业街区。项目始终坚持高标准定位,在外观设计上追求高大上、新颖气派,在业态布局上追求精品集中、彰显特色,在功能体验上追求极致舒适、人文情怀。过去一年,特色街经过了规划设计、施工进场、招商选商、试点运营等阶段,街巷的整体形象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已具备了全面开街、全面亮相的条件。西虞里城市更新项目于2023年4月启动,以西上虞经济专业合作社集体资产范围内的“两街两巷一组团”为改造区域,通过对片区全域进行“留、改、建”,围绕餐饮、休闲、娱乐等业态,打造“西虞里”新型人气商业街区。西上虞合作社以原有资源及产业为基础,通过引进优质品牌店铺,稳步实施腾笼换鸟,逐步优化产业构成,释放产业集聚效能。并且更新经营方式,建立“合作社—股民—商户”联动机制,推动构建发展命运共同体。定期召开座谈会,加强交流互动,了解商户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对老商户建立老店挂牌机制,提供会议室、会客室、公众号及小区宣传平台等特色服务。同时,合作社对商户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模式,建立“半小时”考核机制,管理人员做到第一时间回应好、紧急事件处理好、复杂事件联系好的“三好”服务,缩短了服务距离,助力推动构建“合作社—股民—商户”命运共同体。多年以来,西上虞合作社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理念,每年根据集体收益情况和民主程序制定收益分配方案,确定成员分红标准,真正体现收益与分红挂钩。今年,创新探索了“农龄算工龄”的共同富裕新路径。35年前,西上虞实行了村改居改革,“村民”变成了“居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上虞经济专业合作社成立,“居民”又升级为“股民”。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农龄算工龄”政策又为股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城市的发展与更新,不只是拆与建,还要有“留与改”。西上虞坚持“特色街巷+烟火气息”发展观点,融合“边更新边运营”发展理念,打造“幸福西上虞·烟火西虞里”特色品牌,增强合作社股民的自豪感和向心力。西虞里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在切实聚焦自有特色及现实情况的前提下完美实现了保留与创新的结合,实现了四个提升。即提升了城市形象、提升了西虞里入驻商家的品牌品质、提升了居住环境与营商环境、提升了集体资产的质量。截至目前,沿街片区内的胜利街、西虞巷89户商户实现了硬件提升,其他129户实现了亮化提升,累计进驻商户267家,囊括本地及全国特色美食、知名品牌连锁、教育培训、生活服务等,年交易额达2.1亿元,项目更新商业房收入较上年度增收100万元,形成“烟火西虞里”的街巷经济。齐鲁晚报记者:随着“西虞里特色街”的逐步试点运营,给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特色街,带来了不一样的烟火气,我们也看到了西上虞合作社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我们了解到这次的主题是“幸福西上虞·烟火西虞里”,请介绍一下项目的具体情况和下步措施。西上虞合作社党总支副书记、副理事长韩艳琳:2023年4月西上虞合作社开工建设西虞里城市更新项目,以合作社集体资产范围内的“两街两巷一组团”为主要内容,项目占地20000平方米,总投资2000万元,围绕餐饮、休闲、新媒体等业态,打造“西虞里”商业街区。西虞里作为奎文区城市更新“留、改、建”的项目,提升了城市形象,也是集体资产不断优化并不断发展壮大的成果。从去年的动工建设、招商入驻到今年的美化绿化亮化“三化”提升,使西上虞的商业房在之前街区商业的基础上实现了二次更新蝶变,目前已进驻商户267家,囊括本地及全国特色美食、知名品牌连锁、教育培训、生活服务等,年交易额达2.1亿元,形成了“烟火西虞里”的街巷商业氛围。2024年是奎文区建区30周年、广文街道建街30周年,又恰逢西上虞农转非35周年。西上虞作为潍坊市第一个村改居、首个居委会集体资产改制完成的合作社,今年在合作社党总支书记、理事长韩崇伦同志提出实施“三次分配”意见的指导下,探索了“农龄算工龄”的共同富裕新路径,全面认定农转非前村企阶段劳动者工龄,全面立体描绘出西上虞人“和美生活有保障、美丽和谐稳幸福”的温馨场景。同时,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理念,每年根据集体收益情况和民主程序制定收益分配方案,确定成员分红标准,优化股东分红单一货币方式,采取多元化新型分配模式,促进股民收益和集体资产运营效益最大化。山东商报记者:西上虞身处城市黄金地段,商业繁荣,街巷的繁荣也势必会给集体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基础。请介绍一下西上虞这次在践行“三个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方面做出的努力,以及在更大程度惠及民生方面有什么打算。西上虞合作社党总支副书记、副理事长韩崇春:西虞里商业特色街的启用是西上虞合作社集体经济发展的一次探索尝试,也是西上虞人敢于创新、树立标杆的一个精品工程,对于提振集体经济活力,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随着城市居民的消费模式不断更迭,消费需求也随之升级,集体经济组织面临现行租赁市场经济下行压力,需要转变固化思维,主动打破过去“租房子—收租子”这种单一低效的经营模式,推动合作社、商户、股民之间资源要素高效协同,打好经营、管理、分配“组合拳”。为此,我们也制定了西上虞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更新产业定位。立足西上虞经济专业合作社地理位置,强化品牌塑造,着力引进更多优质品牌店铺,稳步实施集体经济地域内的“腾笼换鸟”,打造精品商业街区。更新经营方式。建立西上虞商户联盟,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商户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建立老店挂牌机制,对于在西虞里经营10年以上的商户授予老店商户,提供会议室、会客室、提供公众号及小区宣传平台等特色服务。更新消费方式。发行“西虞里消费券”,推动形成“生活在西上虞·消费在西虞里”的消费理念,打通西虞里商业街区经济内循环,构建适合新经济形势下的“合作社—商户—股东”命运共同体。中宏网记者:透过西虞里项目,我们看到了广文街道在推动城市品质提升方面进行的探索,也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作为城区中心街道,城市品质提升的难度势必很大,请问,你们是如何进一步做好城市品质提升的?谢谢。广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于晓:作为潍坊市中心城区的中心街道,全方位提升城区品质是辖区近10万居民的普遍心愿。对于城市品质的提升,主要通过三个维度的更新实现。城市更新。城市品质的提升离不开拆旧建新,广文街道坚持“留改拆建管”并举,近年来完成了老市委党校、京剧团片区、人民医院片区、新华甲巷片区等地块的征迁,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为城市品质提升提供了基础空间。项目更新。通过有计划地改建、改造城市“老旧”部分,谋划一批特色项目提升城市品质。打造“西虞里特色街”、南下河现代农贸市场;试点开展李家小区老旧小区改造,打造社区美好会客厅、城市小栈等。理念更新。理念更新是指在社会治理方面所做的体制机制探索与尝试。城市品质的提升不仅仅靠硬件,还要靠软实力,社会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就是这个软实力。今年广文街道全面实施“九和善治”品牌创建行动,九个社区以和字为主题,以善治为目标,以服务能力的提升实现居民对城市品质的认可。在物业管理领域,在老旧小区探索领域,打造了“社区+物业”治理共同体;在城市管理领域,实施“街巷路长大巡查”行动,以常态化的巡查塑造城市管理的精度和温度等。